据广西新闻网5月12日消息,当日早7时30分左右,南宁市邕江明珠小区内发生悲剧一幕,一名12岁男孩从楼顶纵身跃下,不幸身亡。据小区保洁阿姨称,男孩落地后当场便没有了生命体征,物业发现后将此事上报警方,并在业主群内寻找男孩家属。不多时,听闻噩耗的男孩父亲赶到现场,看到儿子惨状瞬间情绪崩溃、痛不欲生。
因玩手机产生矛盾
据男孩父亲江先生说,儿子今年正在上六年级,马上就要升初中,平时比较听话,跟父母关系也十分融洽,有时候还会撒娇跟他一起睡。但最近一段时间,儿子突然开始沉迷手机游戏,经常偷拿他母亲的手机玩。12日早上,他喊儿子起床,发现其精神状态特别差,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顿时心中起疑。随后,他在整理床铺时翻到手机,便猜测儿子应该是熬夜玩游戏了。
“再玩你就成废物了!”不愿看儿子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模样,江先生急得数落了几句,口气也较平时重了许多。他警告儿子,如果再继续玩游戏,绝对会出问题,长大很可能变成一个废物。江先生回忆道,当时听到他撂狠话,儿子表现得十分不服,随即气冲冲地出了门,连零花钱也没拿。他本以为儿子直接去上学了,没想到他竟然坐电梯上楼顶,然后寻了短见。
相似悲剧屡见不鲜
其实近几年,“因家长不让玩游戏孩子一气之下跳楼”的悲剧,可谓时有发生。譬如今年3月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有一个男孩,也是因为父亲不让玩手机和电脑,想不开闹着要跳楼。结果男孩从5楼天台跳下受了重伤,他的爷爷闻讯追上天台,不慎失足坠楼,头部着地当场死亡,实在令人唏嘘。与之类似的悲剧,在去年9月份也有发生,一名家住辽宁省鞍山市西柳镇的14岁男孩,因玩游戏的事与养父发生矛盾,后于次日清晨从西柳商贸城5楼跳下,不幸身亡。
去年9月17日,杭州滨江一小区,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从19楼坠下,落在三楼阳台上,当场死亡。警方认定为自杀。事发前,家人发现女孩又在玩手机,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女孩跳楼身亡。
去年9月14日,河北廊坊市,一名13岁女孩很晚还在玩手机。母亲一怒之下,将手机给摔了。女孩带着20多块钱离家出走,时至今日,仍无音讯。去年9月2,安徽池州青阳县,一名16岁的中学生,被没收手机后和母亲发生争吵,随后女孩离家出走,跳入附近4米深的河水中,心生悔意,呼喊求救,被及时赶来的消防员救出,侥幸脱险。
孩子一旦手机成瘾,必须借助专业的人士来干预,而且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度一段艰难的时光,做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是预防孩子手机成瘾,那么,什么是成瘾?
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玩手机,周末放学回家,也不出去玩,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手机,这是不是成瘾了呢?
成瘾和喜欢是有区别的:喜欢手机就是人经常会要看一看,摸一摸手机,这种心情就像热恋的人,一会不见就会想念。只要空闲下来就看手机,伴着手机入眠,起床了也要看,走路有时候也看,坐交车也看……这些都是喜欢手机的表现,这也是我们和手机相处的常态。
试问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一天看手机无数遍?去任何地方都会随身携带手机?
如果偶尔忘拿手机,虽然感觉生命都不完整了,但工作还会继续,生活也会继续。而成瘾就不同了,成瘾的人完全离不开手机,生活和学习以及工作的自主性都被手机吞没。真正成瘾的人,只有在玩手机到筋疲力尽了,昏睡过去了,才会罢休,但是一睁开眼又必须要看到手机,才安心。
成瘾是一种病态,痴迷手机的行为超过一个月,并且已经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无法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社交)。手机成瘾症在青少年呈上升趋势。而且很多的孩子已经因为成瘾,只能休学在家。因此预防孩子手机成瘾至关重要,首先先了解成瘾的原因:
一、不良的亲子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渴望独立,有了自己的主张,对父母不再顺从,但他们不是推开父母,而是他们希望活出自我,从家庭的襁褓中分离开来,去找到自己的力量。
孩子找回自己力量的过程,需要父母更加强大的精神支持,比如无条件的信任,坚定的放手……
如果家长做不到,误以为孩子是忤逆、故意不尊重自己,就会指责和控制孩子,亲子关系自然就会不和谐。
童年到青春期是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如果得不到家长很好的接纳,孩子就会把父母对自己的否定内化,长大后他的潜意识里,会不时的有声音,说着父母同样的话,给自己打击和否定。例如: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自觉性这么差,你就是不成器……
和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的第一社会关系,父母原本是孩子第一最信任的人,如果这个关系里只有冲突,没有滋养,孩子就会无比痛苦。家庭里没有快乐,他就会寻找快乐的渠道,手机中的游戏很容易成为他们的选择。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快乐如烟花绚烂多彩。很多的心理咨询机构调查结果都显示:亲子关系不良是导致手机成瘾的很大原因。
二、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同伴关系差
孩子在小学阶段,父母的影响力在下降,而同学以及老师的影响力在逐渐的上升。进入青春期,孩子渴望独立,和父母的关系会疏远,同伴的关系上升到前所未有重要的地位。
有心理专家说:小学阶段的孩子得了心理疾病基本是家庭教养的结果,但青春期的孩子得了心理疾病,很大程度是他的同伴关系不好。同伴关系好的孩子不需要在网上,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和好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如果孩子没有好朋友,被同学孤立甚至排斥,学校环境会让他没有归属感。独立意识强的他们又不愿和父母倾诉,上网就会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所以很多现实中没有朋友的孩子,就会愿意去网络里交朋友。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的建议是:
一、家长和孩子要有良性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机,有的家长可以没收手机,但有的家长没收就会出问题,比如去年有的孩子因为爸爸没收手机,纵身一跃,跳楼身亡,妈妈承受不了失子之痛,一周后也跳楼身亡,一个手机让一个家庭阴阳两隔。所以我们要搞好亲子关系,关系有了,一切都不是问题。搞好亲子关系,就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不好,都是因为陪伴太少。如果孩子出现手机成瘾问题,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也得抽时间回家,如果父母把下班后通向酒店聚餐的路变成回家的路,孩子会多么幸福啊。
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小学阶段,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提高孩子自信非常好的养料,但到了青春期,同伴的认可更重要了。如果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好朋友,他不仅非常孤独,而且也很难自我认同。父母可以组织家庭聚会,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里来,也可以寒暑假去参加夏令营和冬令营,让孩子去认识新朋友。针对一些不太擅长交朋友的孩子,父母可以送他去情商训练营学习沟通和社交的技巧,对孩子的现在、未来都有很大帮助。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家庭的调整来改善。关于手机和网络成瘾,只要父母改善和孩子的关系,或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友谊,孩子就会正确处理自己和手机的关系,他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自律。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