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分布式经

News/10/23

年10月21日-22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主办,LeNSin中国项目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设计管理研究所、DESISChina社会创新及可持续设计联盟承办,为期两天的“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分布式经济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

作为欧盟Erasmus+高等教育能力建设计划LeNSin(theInternetLearningNetworkofnetworksonSustainability(-)国际可持续学习网络)专项研究计划的部分内容,此研讨会主要从学术研究、教学方法以及企业实践等层面,重点围绕“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分布式经济”,共同探讨了分布式经济与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的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次研讨会作为LeNSin项目第三次会议在中国召开,此前已分别在巴西,南非举办两届。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十所院校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汉能集团、北京第伍空间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大千振宇集团、INWAYDesign、烩设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有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爱丁堡大学、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等诸多与会嘉宾,近百人参与会议。

研讨会共设12个主题演讲、9个院校代表演讲、1个主题工作坊以及互动交流环节,先后就相关的议题和项目先导课程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同时会上阐述的议题资料将上传至leNSin学习网站,供广大师生、设计师和各界朋友学习和分享。

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蔡军教授和周浩明教授先后发表致辞,共同指出,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背景下,可持续设计如何与新的技术进行整合将成为一个极有趣的话题,同时表示愿意同LeNSin项目组、DESIS及项目院校积极建立联系、共同探讨,并预祝大会成功。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副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军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钟芳博士主持并担任翻译。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CarloVezzoli发表了题为“面向大众的可持续系统设计/SystemDesignforSustainabilityforAll”主题演讲。Vezzoli教授认为,在世界环境被污染、能源被浪费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成为一切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各个方面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都需要创新设计。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S.PPP)设计可运用的领域之一便是能源领域,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更为灵活、轻便、低成本的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突破了依赖大型发电厂和中央输电站的传统能源供应技术,随后可逐步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新能源技术为这种环境友好-节约成本-结果双赢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分布式设计将在此基础之上探寻行之有效的分布式模式。除了分布式能源(DRE)之外,分布式经济(DE)中还涉及分布式硬件系统(DP)、分布式软件系统(DS)、分布式信息(DI)、分布式设计(DD)等多个系统。

Vezzoli教授同时提到,LeNSin项目现已进入第三阶段的研究和探索,由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到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再到分布式理念的不断延展等方面一直做着努力,面向大众的可持续设计(SD4SA)不仅构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包涵了诸多具体的工具及方法,这种可持续系统的设计也将赋予设计全新的定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副教授以“分布式经济背景下的可持续设计实践/PracticeofSustainableDesigninDistributedEconomyBackground”为题发表了演讲,阐述了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分布式经济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刘老师指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是可持续设计的重要途径,而分布式经济则是前两者的语境背景,三者彼此联系,互动紧密,从而探寻和设计出分布式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商业模式。同时,刘老师展示了部分课程实例和实践项目案例,强调了“以环境、社会、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分布式经济为基本模式,最终以输出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品、服务和系统为导向”的设计思维,LeNSin项目也将继续推进“基于分布式经济的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来自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JanCarelDiehl教授和WouterKersten研究员在会上依次做了“可持续设计/DesignforSustainability”和“设计语境的变化/ContextVariationbyDesign”的主题演讲。Diehl教授谈到: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与商业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设计工作需介入到不同学科领域和背景中深入整合,这个过程中将大量涉及服务的构建,由于服务本身的无形性、同时性、异质性等各方面影响因素,不仅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任务艰巨,随产品服务系统而需进行的相关组织系统设计更加任重而道远。Diehl教授强调了当代社会产品服务系统面临的7种设计挑战,并相应给出了设计师5种应对策略,最终实现良好的角色转换。Wouter研究员则结合在代尔夫特大学的设计实践,指出在问题日益复杂和背景多样性的设计环境下,设计师需转变设计态度,为解决问题提供基于一个核心概念的多样化设计,这种方法被证实更具效率最后,Wouter向LeNSin项目组和代表院校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成效,表示下一步会继续在设计类课程中开发关于分布式经济的先导课程。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军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从协同消费到分布式赋能——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新语境”的主题演讲,在共享经济和协同式消费的宏观背景下,将会形成新的协作生活方式、产品服务系统和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张老师认为,产品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中包含了可持续设计、商业模式设计、服务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等等各种设计的可能性。分布式创新的目标是提供满足特定问题和需求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平台的组织、管理和系统设计,通过“连接一切”和“赋能于人”实现价值最大化。“分布式赋能”包括技术给予、支持和社会关系重构。演讲最后,张老师引入课程实践案例,引发在座各位重新对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思考。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梁町副教授以“好事坏事?香港的分布式信息与生产”为题,以社会“网络成瘾”问题为研究背景,谈及“为生活方式而设计”改善和解决社会问题,这也是在年来首次将分布式产品运用于治疗网络成瘾症。之后,梁老师对当代的新经济形态提出反思,共享经济事实上让我们体验到可持续生活了吗?出行可以更绿色吗?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吗?有利于社会公平吗?更生态环保吗?共享经济又是如何影响工业设计课程和教育的呢?梁老师辩证的观点引发与会老师和同学的深思。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林峰教授和张磊副教授在3D打印领域有深厚建树,LeNSin研讨会上向大家分享了“增材制造的技术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通过立体光刻工艺、熔融沉积成形工艺等技术实现产品的制造。未来“增材制造”将使桌边制造成为一种可能,设计、加工和使用由同一个人完成,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数字化创作。“增材制造”技术正朝功能部件直接制造、生物三维打印、艺术创意三维打印、个人(家庭)三维打印的方向发展,其影响远远超越了单一的“制造技术”,正逐渐影响着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创新文化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增材制造”短流程生产、分布式就近制造的生产特点也将大大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生产模式。

本次研讨会上,也邀请到相关产业的企业家、基金会项目执行官、设计团队共同交流“分布式经济”和“分布式创新”等议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官员高辉女士谈及了中国的能源产业现状与转型,分布式能源在分布式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分布式能源模式能够促进沼气、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高效利用,对节约能约、改善气候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的能源体系逐步开始由不可再生的煤炭化石燃料能源系统向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转型,年努力实现全国80%的电能来再生能源的愿景。

汉能集团柔性民用事业部副总裁张炬先生详细介绍了分布式移动能源与柔性薄膜太阳能,汉能以“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作为企业价值观,已经拥有超过项太阳能膜发电产业关键技术专利。汉能薄膜发电技术在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横跨六个板块,并在分布式电站建设、离网应用领域、建筑应用领域、移动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张炬先生也表示,移动能源+的广泛应用是太阳能发展的终极目标。

北京第伍空间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率先尝试在北京通州地区建设“第伍空间”多功能公共综合服务体,第伍空间董事长张欢先生谈到,第伍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和社会大众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将成为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衔接点。从环卫角度,它是绿色低碳双回路循环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从互联网角度,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分布式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从生态环境角度,它是系统解决城乡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表示第伍空间公司未来三年希望与除北京市以外的50个左右的地级市建立战略合作,共建分布式经济商业基础网络。

大千振宇集团总经理黄龙彬先生以“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运用”为题,谈及了3D打印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运用,诸如模型制作、个性化定制、珠宝制作及紧密铸造、军事航空和医疗等领域;未来的设计制造业将会产生一种新的模式:即“3D打印+云工厂”,用工业互联网构成一个高技术的服务业,构建新机制的创新体系,驱动知识信息的流动。

吴卓浩先生作为INWAYDesign的创始人以用户体验为线索,展示了自己在“众创改造传统行业”的创业过程中走过的“路与坑”,提到互联网思维背景下的用户体验要“以用户为中心的参与式创新”,并可以此为经验引入到传统行业中。

烩设计创始人王焱先生做了“分布式创新的设计探索”的分享,他指出,在互联网深刻变革和社交网络形成的背景下会引发人类行为方式的转变,而未来的设计组织形式也将随之产生新的变革,网络时代下的“设计”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在第二天的论坛中,来自米兰理工大学的CarloVezzoli教授,CenkBasbolat研究生,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JanCarelDiehl教授和WouterKersten研究员,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刘新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访问教授黄诗桐,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副教授高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吕杰锋教授和韩少华讲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梁町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的冯树副教授、李健副教授、刘毅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覃京燕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高炳学教授和李洪海讲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军副教授和欧静助理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的张立老师,爱丁堡大学的宗诗婷研究员,湖北工业大学余森林副教授,广东财经大学的彭琬琰讲师,北京工业大学的胡鸿老师等LeNSin项目组成员院校十多位代表进一步发表了各自观点和看法,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实践、项目执行、课程准备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最后,在本次“可持续产品服务体系与分布式经济”国际研讨会中,LeNSin项目成员院校及参会各高效的专家学者针对明年的两周先导课程做了深入研讨,共同为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与研究,寻找新的方案。

文/王翔君

编辑/LeNSin项目组

大会网站: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1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