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第一次用“吸毒”的吸来形容的游戏——《守望先锋》掀起一阵狂热。有网友表示,稍不注意,沉迷于游戏中,十几个小时凭空消失。小编不禁好奇,网络游戏为何吸引着大批人趋之若鹜,不惜砸重金、耗长时投入其中,更有甚者形成游戏成瘾性心理。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孩子网络游戏成瘾也成了许多家长的心头病。那么究竟孩子有没有严重的游戏成瘾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网络游戏成瘾的具体表现。
1.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青少年持久地渴望玩电子游戏,游戏冲动失控甚至难以减少游戏时间,乃至上网游戏几乎占据所有时间和精力。
2.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现象包括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出现行为障碍和社交问题,乃至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放弃学习和工作,造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危机等。
4.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在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课程中,老师谈到网络成瘾行为也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
初期,会出现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如不能如愿就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出现烦躁、焦虑、暴躁等症状;
中期,出现躯体依赖: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和颤抖、食欲不振等症状;
再后,出现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活动瘫痪,学习、工作、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乃至出现生活自理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等严重后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呢?心理学专家这样解释到: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网络游戏具有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网络和电子游戏是双刃剑,青少年在游戏中获得益智与促进能力的同时,往往不自觉地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戏中。那些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使青少年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