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诊断网络成瘾的10条标准有:
1.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
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情绪,精神亢奋;
6.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和事业;
7、因上网放弃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
10.有孤寂失落感;
成瘾机制
网络游戏成瘾的阳性强化机制
阳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有明显的正性奖励作用使行为获益,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操作游戏机中的角色和情景获得好的成绩、得分,得到某种奖励和物质和货币的代替品,行为的后果以直接的物质利益的形式得到体现。在认知和情绪水平上可以产生正性的情绪体验,精神上的胜利感,战胜对手的满足,攻击的本能以象征的方式得到满足,游戏机的成功产生增强自信和自我肯定的认知和体验,因获好的成绩感到自尊、自信、个人的权力和能力也得到象征的满足。这些物质的、心理、情绪水平上的强化作用使玩游戏机制行为进一步加强,有不断地去追求这些物质奖励和积极的个人体验的冲动,使玩电子游戏的频率、时间和经济花费增加,阳性强化在成瘾的初期阶段对这一病理行为形成起到主要的作用。
网络游戏成瘾的阴性强化机制
阴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可以避免和减轻某种痛苦和不快,当游戏机成瘾后现实的适应功能明显受损。老师、父母的责备、批评、使患者感到自己丧失对生活的控制力,摆脱这一境况的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再回到游戏机中,游戏机带来的刺激、兴奋和成功的体验使对现实中的苦恼、无助,失去控制和无价值感一扫而光。这时电子游戏起到阴性强化的作用。因此阳性强化在成瘾行为的初期阶段起主要作用。而阴性强化在电子游戏成瘾行为的发展和维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电子游戏成瘾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这种阳性和阴性强化的双重作用,使电子游戏活动成为青少年具有高度成瘾倾向的活动。
治疗措施
程度较轻的网络成瘾者
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是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合理利用互联网。首先,要明确上网的目标,上网之前应把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有针对性地浏览信息,避免漫无目的上网。其次,要控制上网操作时间。每天操作累积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小时,连续操作一小时后休息30分钟左右;再次,应设定强制关机时间,准时下网。
(2)是用转移和替代的方式摆脱网络成瘾。用每个人所特有的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使其暂时忘记网络的诱惑。例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通过打球、下棋等方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3)是培养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个性因素)有关,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成瘾,网络只是造成成瘾的外界刺激之一。因此,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较强的个人适应能力,学会合理宣泄,正确面对挫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会一味地躲在虚拟世界中逃避失败与挫折。
程度较重的网络成瘾者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1)是直接隔断与网络的联系。成瘾程度较重的人往往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上网的,对于那些明知过度上网只会加重症状而不能自制的成瘾者,可以在他们的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将其与电脑完全隔离一段时间,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或者重新安紧张有序的生活,待到他们能够完全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后,再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
(2)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让心理医生与网络成瘾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做一面可以从精神上给成瘾者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积极性,树立治愈的信心;心理医生会根据成瘾者的痴迷程度,用准确、生动、专业、亲切的语言分析“电子海洛因”的危害、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过程及治疗措施,逐步帮助患者摆脱网络成瘾综合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