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时代,最富有魔性的东西当属手机,它让许多人神魂颠倒。现在大人离不开手机,小孩离不开手机,甚至连婴儿都离不开手机,两周岁不到的婴儿一哭一闹,年轻图省事的父母,就随手把手机一递。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婴儿就不哭也不闹了,开始津津有味的玩起手机来。每次看到小孩拿着比自己巴掌还大的手机玩时,内心就一阵阵发凉,因为过早让孩子接触手机危害远不止想像那么简单。
上一届我班上有位学生,因长期在家熬夜玩游戏,导致眼睛近视度以上,脊椎骨略微弯曲变形,出现白头发,性格既狂躁又抑郁,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每个月游戏充值给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他的父母对他已经束手无策。因为手机,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战争不断。他父母言谈中的愤慨与叹息,能让我深深感受到这对父母的无奈与无助。每次与这位学生家长交谈之后,我的内心久久都不能平静。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我明白这个问题困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一对父母,一个家庭。所以我下定决心,帮助孩子们克服手机成瘾。
我各地拜访教育知名学者专家,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经常与网瘾少年促膝长谈,头脑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目前解决手机成瘾的主要常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摆事实,讲道理。
(已经修炼刀枪不入了)(无效)
2.家校联合,没收手机,强力制裁。
(已经上瘾了,风险太大,家长不敢,学校更不敢)(不可行)
3.家长花时间陪孩子,监督孩子。
(家长要工作,每天陪不现实,就算有时间,也管不住)(不行)
4.学校使用先进手段(金属探测仪)不让手机进校园。
(白天没玩,晚上熬夜加倍玩)(无法除根)
5.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爱好。
(对网瘾者来说好像没有比手机更有魅力的东西)(做不到)
6.引导户外运动,带孩子旅游。
(谁天天带孩子旅游!他们就算去旅游也带手机哦!)(排除)
7.隔离军事化戒网瘾。
(费用太高,且出来后反弹率极高,不可能一辈子把他们扔在那里吧)(也不行)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我制定出一套帮小明(化名)同学戒除网瘾的方案。
1.不动声色全方位了解情况
出勤情况(请假,旷课,迟到,早退)
精神状态(发型,脸色,上课情况)
学习活动(学校各项日常活动)
人际交往(与哪些人来玩密切)
目的:在不被他察觉情况下,才能观察到全面真实
2.秘密走访打听情况
对象:他的家人,同学朋友,课任老师等
内容:尽可能多信息
目的:通过他人帮助尽可能多了解他的相关信息,寻找问题的根源
3.制造机会与他单独面谈。
请他把饮水机搬到办公室顺理成章的表扬他请他坐下喝水
与他聊(话题越随便越好)引导聊到班级的男生
聊到游戏(表现出对游戏的好感与好奇)让他教我打游戏
(理由:老师要做课改,要把游戏激励机制应用于课堂教学)
目的:初步拉近关系
4.学生教老师打游戏
这过程要点:
1).认真学,一定要认真学。(如果不认真,他不会教你)
2).学过程要表现的笨一点。(这样他才有存在感与成就感)
3).学的过程一定要与他多多聊天。(话题不限随意聊)
4).要顺便请教一些网络上新出现的东西
目的:应用心理学上最厉害的应用---共情Empathy(就是试图站在对方立场上感受对方的感受)
5.帮忙剪辑视频,做美篇,P图片等
1).不会做请他帮忙。(会也是不会,就是会也要假装不会,体现他的价值)
2).多给他点时间。(有可能他也不会做,需要去学)
3).完成后,要猛夸。(体现他的重要性)
4).及时布置下一项任务。(自然就让他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目的:通过做其他事情来悄无声息的占用他玩游戏的时间。
6.向学业方面引导(有了上面基础,这步就水到渠成)是整个方案的核心部分
1).请他帮忙处理文档(算周考月考平均分总分及格率等)
2).请他出地理试卷(地理是他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
3).把游戏应用到课堂教学请他出谋划策(游戏闯关设计)
目的:一步一步的把他引向学习方面,让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