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网络,预防网络成瘾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瘾)

网络成瘾,是一种现代的新形式的心理疾病,它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患者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赖失控,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三个: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手机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

二、网瘾主要的表现

成瘾者出现网络操作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由于过分依赖网络,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可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显示屏,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三、网瘾形成的原因

1、生活因素。生活中的未知变量,如工作上的失落、社会交往挫折、压力的增多等。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宣泄减压的宽松环境,导致一些人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空间里寻求安慰和减压。

2、环境因素。电脑、手机的可获得性,自制力差的人在虚拟世界的信息刺激下,会感受到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乐趣不断增强,欲罢不能,久而久之容易患上网瘾。

3、家庭因素。家庭出现问题,孩子往往会成为受害者,而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上网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另外暴力型家庭、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为摆脱“弱者”地位,就会选择逃避,寻找能够满足成就感的替代品。

4、心理因素。好奇、依赖也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心理因素。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当初都是因为好奇,听经常上网的“网虫”同学或朋友说网络游戏如何的好玩,于是心里痒痒就跃跃欲试,多次以后就对网络游戏产生了精神依赖。

四、网络成瘾的预防

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习处理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认识并接受现生活中的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对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都非常重要。网瘾完全是人为的,只要加强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发生。

1、明确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知识与调节生活,不要为物所役。

2、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静心态,不宜过分投入。

3、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在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

4、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室外活动。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5、一旦出现网络成瘾表现,不要紧张,应及时停止网络操作,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目前,对“网络成瘾”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只靠自己还无法戒网,也可以考虑到专门的心理诊所进行心理咨询或者根据医嘱使用一些抗抑郁药物治疗。以下这些疗法也可资借鉴。

1、危害慑服法。让成瘾者明白继续依赖网络的严重后果:逃避现实、情感淡漠、患精神病、自杀猝死等。

2、系统脱敏法。家人在理解、支持其上网的同时,逐步控制、减少其上网的次数和每次上网的时间,使“瘾”逐步变小,切记不可强行一下戒断,否则情况将更糟。

3、注意转移法。根据其兴趣与特点安排其他内容的活动,使之注意力和兴奋点得到合理的转移。

各位网友,“该下网时就下网”,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去从事阳光灿烂的户外活动,切莫沉迷网络之中而忘了你自己制定的目标和方向,成了网络的俘虏和奴隶。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而规律的生活,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一旦上瘾了,也不要惊慌失措甚至悲观绝望,事在人为,你可以战胜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9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