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类正被前所未有的众多病症所折磨,而这种情况在未来恐怕也将持续下去。科学家根据目前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设想了10种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
1.虚拟现实成瘾症在科幻剧《星际迷航:下一代》某集中,一位角色无可救药的迷恋上了全息甲板(holodeck)所提供的虚拟体验。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将展现给我们一个比真实生活更引人入胜,也更易于掌控的环境。一旦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技术投入市场,人们就会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所以脱离虚拟现实环境后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问题。
2.解离性现实障碍这是由上一条引发的连带问题——虚拟现实变得如此真实,以至于人类最终将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患有这种障碍的人,会不停地质疑眼前的一切究竟就是现实世界,抑或只是一个精妙的复制品。
3.身份认同焦虑我们越来越多地将大脑的认知过程转移到互联网上。我们的人工智能助手将代表我们,去处理我们交付给它们的繁杂工作——也就是说它们“代理”了我们的身份。
长此以往,辨别网络空间中到底哪部分是我们,哪部分是程序,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我们将迷失在网络空间中,失去个体的存在,对自我身份产生一种病态的混乱。
4.冷冻后社会统合失调想象一下在数百甚至数千年后,你从冰冻状态醒来,并不得不试着融入那个鬼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根据你结束休眠的方式,你可能发现自己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子人;也可能,你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实体,成了超级计算机模拟环境中的虚拟人。你既不认识任何人,也闹不清自己到底有什么超能力,更对自己所处的新社会、新技术和新文化毫无头绪。
5.机械移植体败血症情感眼泪、刺激性眼泪盐度对比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机械移植物在植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某些移植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或者免疫反应,而根据植入方式的不同,抑制物与周围组织之间也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比如感染、炎症以及疼痛。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身体功能,或导致排异反应。
6.纳米中毒性休克纳米技术有着从各方面颠覆人类生活环境的潜力。而当下就已经有科学家在担心,纳米材料及设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由于此技术所涉及的材料都是分子级的,所以可以想见,这些小颗粒物将会在环境中发生生物富集。最终,人类会接触到这些纳米污染物,并出现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细胞及DNA损伤。
7.超智能引发的精神失常我们执迷于智能,所以很有可能我们会使用大量生物技术来强化我们的认知能力。问题是,超常的认知能力可能会让人不适。人类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点,恐怕无法应对如此浩瀚的智能。如果你真的打算这样强化自己的大脑,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反社会行为,以及彻底的精神错乱。
8.机器人恐惧症在未来,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恐怕会发展出对机器人的非理性的、极端的恐惧。这种心理障碍会模糊真正的恐惧和单纯的偏见之间的界线,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社会中,做着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像人类。
9.自我刺激成瘾症性爱芯片即将成真——随时随地,想爽就爽。听上去似乎很靠谱,可惜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这个意志力去控制对它的滥用。
10.流行性寿命延长导致的倦怠症一旦我们征服衰老,有些人可能会对无限的寿命感到无聊。不过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觉得更有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存在本身的一种情绪——对生命本身感到疲惫不堪,以及由此产生的厌倦感。超级长寿的人会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如此无趣的世界,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似乎就再也没有什么令人振奋或者新奇的事情了。“生活没有了激情,生活就只是活着。”这样的看法很可能会变得流行起来,而这会导致更广泛的社会健康危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