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还有几天而已,那么这一年在大家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什么?肯定有互联网这个东西。
年10月底,是互联网的54岁生日。
有人意外:互联网居然已经50多年了?
更多的人意外:互联网居然才50年啊?
一
年的10月29日,北美加州大学,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呼啸。一群头发长乱的“嬉皮士”在房间里围住一台大型机械。
半年前夏日气息里的登月余温尚未消散,这群科学家在进行着再次改变世界的尝试。
信号灯如海浪上的闪电般闪烁,链路通讯在小心翼翼的呼吸中瞬间建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网络的远程通讯,互联网的正式诞生。
从这一刻,人类文明进入信息时代。如潮的磅礴年代,记载了人类从山林洞穴到深邃星空的记录,互联网的诞生第一次标志着一种全人类生活方式和信息的改变。
广袤大洋的那一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正在红色浪潮中逐渐迷失,海两边的世界,异彩纷呈。
年9月20日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由此拉开了中国网络时代的序歌。
25年后,中国第一条64k国际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此刻起,中国和世界紧密拥抱,日渐融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推出第一个WWW网站和第一套网页。
年,邮电部正式宣布,向国内社会开放计算机互联网接入服务。
北京的中关村南街树立起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米。”那个位置是“瀛海威”网络科教馆,瀛海威正是informationhighway的音译。
“坐地日行八万里,纵横时空瀛海威”。
那时上网没有宽带,叫做“拨号上网”,一台不是“猫”的“猫”向上网的人露出诡异的微笑。
网速56kbps,打开网页的时间可以吸烟、喝水、猜拳。
二
漆黑的苍穹中呼啸过长风,荒草折腰背后的夜幕的东方,闪耀着微光。
老旧的电脑喘息粗重,承载者第一代网民的千禧前的记忆,告别二十世纪,中国互联网迎来新世纪第一道曙光。
海这边的古老国度,正昂起头颅,送别自己的过去。
网吧里人潮涌动,擦肩而过的人们盯着屏幕,红色警戒、CS齐飞,水木清华BBS就是当年最流行的社交方式。
在遥远的南国,深圳龙岗的活动板房内,任正非和他的“将军们”,憧憬着冲击世界级服务商的愿景。
李彦宏在筹划蓝色熊掌的搜索,马云穿着蹩脚的西装仰天长叹,远方是满眼温柔的,将身份异化为“女”,在QQ上陪人聊天的马化腾。
互联网庆典已经拉开序幕,BAT的野望辐射古老东方大地,那是属于他们的千禧年代。
那些属于下个时代的人们,还在寒风中等待垂青。
失意人又何止于他们。
那个时候上网什么都做不了,除了红警、帝国时代就是暗黑破坏神,只有极少数几个门户网站和BBS。最早的一“水木清华”还没有图形界面,屏幕上面是迷蒙的字符。
远古洪荒时代的网游鼻祖传奇、魔力宝贝悄悄露出羞涩脸颊。
年末的世纪之交,北京做过一个实验,叫做“互联网生存挑战”。参与者住在一间酒店里,足不出户,只靠一台联网的电脑度过72小时。一切日用品和食物都需要在网上购买。
放到现在的话,应该换成72小时断网挑战,很多人连第一天都撑不下来。
如今的我们,每一天,醒着的每时每刻,时刻保持在线。手机,电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14191.html